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(mdm.org.cn)基层头条报道
1. 根据采血目的选择动脉、静脉或毛细血管
- 动脉采血:适用于需要获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情况,常用的动脉有桡动脉、肱动脉和股动脉等。动脉采血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,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可能导致周围重要血管及神经伤害。
- 静脉采血:是最常见的采血方式,常用的静脉有肘部静脉、手背静脉、内踝静脉或股静脉等。静脉采血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,但需要注意的是,血液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空气,形成气栓。
- 毛细血管采血:适用于采血量非常少的情况,通常是利用指尖部位的毛细血管取得血液样本。毛细血管采血的优点是采血量少,对患者的影响较小,但需要注意的是,毛细血管血与静脉血的参考范围有可能不同。
2.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具体的穿刺点
- 动脉采血:在选择穿刺点时,需要考虑血管的直径、是否易于暴露、固定或穿刺等因素。例如,桡动脉因为管腔粗大、搏动感强,易于采取;而足背动脉通常只作为上述两种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。
- 静脉采血:常用的静脉有肘部静脉、手背静脉等。在进行静脉采血时,可以通过按摩使静脉隆起,然后在静脉走向上进行穿刺。
- 毛细血管采血:通常是利用指尖部位的毛细血管取得血液样本。在采血前,可以按摩手指,使血液充足。
3. 准备工作
- 在进行任何一种采血方式之前,都需要做好准备工作,包括消毒操作者的手部、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(如碘伏、无菌棉签、注射器、试管等)。
- 在进行静脉采血时,还需要使用压脉带压迫远端静脉血液回流,以方便后续的穿刺操作。
4. 注意事项
- 在穿刺过程中,需要注意控制针头的插入深度,避免损伤血管壁或神经。
- 在采血后,需要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压迫穿刺点,防止出血,并且要立即拔针,以免血液与空气接触过久而凝固。
- 对于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,需要延长按压时间,并随时观察有无再出血或渗血现象。
以上就是选择采血部位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。在实际操作中,还需要根据医生的具体指示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。
供图:作者/或供稿单位授权
编辑:刘伟 选稿: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
版权声明: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www.mdm.org.cn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我不是推销员 于 2024-05-17 04:47:43发表在中国基层健康网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亦不作为健康指南或者学术参考。【新闻采访/投稿/侵权投诉(共工新闻社.上海监督邮箱):975981118@.qq.com】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、报媒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文章链接: /jiankang/44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