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(mdm.org.cn)基层头条报道
在我们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中,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利用老年人的弱点进行诈骗,这些诈骗手段往往打着“养老”的旗号,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保障,只是以高额回报或诱人的福利为诱饵,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和财产。因此,我们必须保持警惕,了解这些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,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。
“以房养老”是一种商业养老保险,旨在帮助老年人盘活房产、提高晚年现金收入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、信息闭塞等特点,打着“国家政策”的旗号实施诈骗。他们诱骗老人办理房产抵押,把钱拿去投资所谓的“理财产品”,或直接据为己有。正规的“以房养老”绝不抵押房产证、绝不与老人签署全项委托公证书,老人仍然拥有房产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及经抵押人同意的处分权。投保人随时可退保及赎回抵押房产,继承人还拥有抵押房产优先赎回权。
社保卡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类:一是以领取社保补贴为名发送诈骗短信,诱骗参保人员拨打所谓“社保机构”的电话,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,实施诈骗;二是以社保卡欠费被冻结为名,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,引诱参保人员利用自动取款机进行转账汇款等实施诈骗;三是以“优惠”的参保政策为名,通过电话诱骗参保人,通过去银行转账办理社保卡实施诈骗;四是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,伪造虚伪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,以社保基金账户变更为名,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。
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、机构托管、提供床位等形式,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、缴纳会费、购买养老床位、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,非法占有他人钱财,涉嫌合同诈骗、普通诈骗。例如,某公司与五年前与一位李姓老人签订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三年期养老养生协议,承诺三年后10万元将全额返还。然而合同到期后,这家公司并未返还这笔10万元的钱款,而是让李阿婆又续签了一份一年期的合同。这种情况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乃至集资诈骗犯罪。
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艺术品的兴趣,夸大收藏品价值骗取“标的费”,以高价回购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购买收藏品行骗。他们可能会安排专人做“托儿”,承诺“回购保本+合同保障”,以高利润欺骗老年人购买,然后以拍卖为名,收取本金后,携款潜逃。
一些诈骗团伙会组织老年人进行“免费旅游”,名义上是回馈客户,实际上是“洗脑”,进一步灌输保健品神奇的疗效。此外,还有一些机构会鼓励老年人往销售公司“存钱”,给比较高的利息,并且存钱的客户购买保健品还可以获得更多优惠。实际上这些钱一旦存进去,便有去无回。
面对这些养老诈骗,我们需要提高警惕,增强辨别能力。同时,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,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和能力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养老环境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官网www.mdm.org.cn/讯 更多资讯....
本文由作者笔名:健康科普馆 于 2024-04-29 18:27:38发表在中国基层健康网,本网(平台)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,文章内容亦不作为健康指南或者学术参考。
中国基层健康网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mdm.org.cn/jiankang/1432.html
上一篇
病毒性感冒的自我护理方法
下一篇
注重筛查,预防颈动脉狭窄